在临床医学中,心衰与肾衰常常如影随形,形成恶性循环,被称为“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一旦陷入“心肾共病”的困境,治疗难度陡增,预后往往不佳。随着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和精准医疗的发展,心肾联合治疗正迎来新的突破。5月14日,东院区肾脏血液内科举办“当肾衰遇上心衰,不幸也幸?”主题活动,东院区肾脏血液内科主任陈蕾邀请东院区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高渊,药剂科主任王陶陶,超声医学科主任台明辉共同围绕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的心肾联合精准用药治疗展开深入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肾脏血液内科申文涛医师进行了一例EF极端值低值肾衰合并心衰血液透析15年的患者男性患者的病例汇报。根据病例情况从“患者心脏功能逐渐减退的原因”“患者为何能耐受如此极端的EF”“如何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与会人员展开激烈讨论。

讨论中,高渊副院长向大家讲解了肾衰合并心衰病人用药选择及注意事项;王陶陶主任讲解了就病人长期服用达格列净及沙库巴曲缬沙坦临床应用与药动学特征及用药过程中根据心肾功能调节药物剂量;台明辉主任为大家讲解临床医生如何简便易学掌握左室射血分数测量从超声心动图常规标准切面、以及现场为临床医生讲解了左室射血分数的测量等。

在心血管内科、药剂科和超声医学科的多学科协作下,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心血管内科通过精准评估心脏功能,制定个体化的抗心衰方案;药剂科结合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肾毒性药物,优化利尿剂、RAAS抑制剂等用药安全;超声医学科则通过动态心脏超声及肾脏血流监测,实时评估心肾功能变化,指导治疗调整。三科联合不仅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还通过容量管理改善了患者的心肾综合征,缓解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这种整合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诊疗路径,显著改善了预后。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发展,心肾联合治疗将更加精准。

下一步,心血管内科将与肾脏血液内科开展常态化协作,同时推广PDCA管理模式在心肾共病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在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医疗的推动下,患者将会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次学科+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心肾共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