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培训管理 > 正文

静脉治疗护理专业组:精准技术赋能,血管通路优化——开展2025年一季度规范化培训

发布时间:2025-03-05    点击量:    作者:郭珍珍    编辑:王雯欣

为迎接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全面提升静脉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3月4日,东院区静脉治疗专业组进行一季度静脉治疗规范化培训。本次培训围绕“精准技术赋能 血管通路优化”主题,通过理论授课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23个临床科室的静脉治疗联络员进行系统化能力提升。

培训会上,东院区静脉治疗护理专业组组长张红娣护士长进行开场致辞,她强调,在新版评审标准下,静脉治疗团队需以“技术精进、流程优化、风险管控”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重点突破血管通路管理、导管相关性感染防控等质量指标。面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静疗团队要建立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机制,实现从经验护理向精准护理的转型。

专题授课环节,首先胸部外科曹少宁护士长系统讲解《超声引导下PICC尖端ECG定位技术临床应用》。定位精准是患者最基本的安全保障,PICC尖端ECG定位不仅便捷﹑经济,更能在患者置管过程中即时尖端定位,避免导管移位及患者延迟输液、射线暴露等风险,大大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未来,仍需要大量的样本研究,来证明该技术取代X线定位的可能性。

肾脏血液内科郝晔晔护士长深度解读《中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通过展示透析患者复杂通路建立案例,来重点剖析隧道式导管标准化维护流程。培训引入“血管通路生命树”管理模型,建立从术前超声评估到远期并发症预防的全链条质控体系。

张红娣护士长在总结中强调,超声引导下PICC尖端ECG定位技术,是2025年静疗专业组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静疗专科护士,要率先开展及应用,后续会进行专项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通过培训,希望临床科室要更加规范透析管路的管理,预防感染及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提升护理质量,保障肾病患者的生命线。各科室尽快梳理自己专科用药的PH值及渗透压,方便查看,为临床静脉通路的建立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通过系列举措,持续提升静脉治疗质量内涵,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