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看这儿,按压的时候要保证肘部伸直不能打弯,整个手臂和地面保持垂直……”甜美的声音和着标准利落的动作,模拟假人的胸口随着白色身影的按压规律地起伏。
2020年5月19日下午15点,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心血管内科护士罗倩为全科非医务人员,包括物流、保洁、保安以及住院患者家属等,进行现场模拟演示急救技能——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培训前,护士现场先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保洁物流人员等之前有培训过的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就患者家属等从未学习过、接触过的社会群体从现场评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等细节系统地讲解、演示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并且让参与培训人员轮流用模拟人进行现场亲手操作体验,并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讲解、纠正,参与人员群情高涨,学习意愿强烈,护患关系怡然。随后,在培训结束后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此次培训效果,结果也令人欣然,众人纷纷表示感谢,希望这种急救培训能多多益善。


生命是脆弱的,根据2017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目前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有250万,心力衰竭约450万,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70%以上的心脏性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大大导致了施救难度——要知道,救治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就下降了10%。目前,我国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少需要5-10分钟,遇到塞车等交通问题,可能时间更长。由此可见,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立刻就地抢救。许多濒临死亡的急危重病人是否得以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目击者卓有成效的及时救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用我们的双手去延续生命的长度,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挽救停止的心脏,扩大整个社会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我们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