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两院区融合、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覆盖,为渭北地区病理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推动学术研究和知识更新。在科主任张冠军、副主任宫惠琳的精心策划下,11月30日-12月6日,病理科成功举办“围观探秘 为病寻理”主题学科周系列活动。本次学科周活动包含陕西省医学会2024年病理学学术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程参观、科室全员日常工作交流学习——午间沙龙、午间小会、病理医师学术会议、病理技师学术会议系列讲座多个板块,同时开展线上直播,吸引了病理科、临床科室医生以及其他医院病理同仁的广泛关注。

12月5日,东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宁、副主任刘娜出席病理科学科周活动,特邀东院区胸部外科主任张云锋,医学检验科主任张宁,总院病理科副主任蒋依娜、副主任刘希、隋燕霞副教授出席,会议由宫惠琳副主任主持。李宁主任、病理科张冠军主任分别致辞,对此次医学病理科学科周活动策划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病理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病理医师是医生中的幕后侦探,病理技师是幕后侦探的不可或缺的助手,预祝本次学科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一主题为陕西省医学会2024年病理学学术会,由陕西省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病理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陕西省医学会2024年病理学术年会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西安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顶尖专家从诸多专业的热点、难点出发,多层次展开专题报告及学术讨论。

病理科作为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支,不仅承担着疾病诊断的重任,还是医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基地。举办病理科年会,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提升病理诊断技术和加强同行间的联系与合作。

活动二为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程参观。通过副主任宫惠琳、主管技师宁峰、助理技师潘瑞敏的详细讲解,给大家全面细致的展示了东院区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片的流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
活动三、四为科室全员对于日常工作交流学习——午间沙龙、午间小会。张昀、杨慧、宁峰对于《第五版WHO肾脏肿瘤新分类--分子定义肾细胞癌》《妇科DNA定量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片的优化》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及分享。了解了肾癌的常见类型于罕见病例的区别及鉴别;认识到DNA定量技术对妇科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理解和优化现有的免组染色技术,使以后的技术更加娴熟、优秀。刘康、席小虎对《内镜粘膜剥离术》和《前列腺标本的取材》的病理取材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分享;助理技师冯子余进行了《组织的脱水与透明》的分享,讲述了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这四个方面对组织的脱水机制进行了详细讲解。助理技师潘瑞敏进行了《病理石蜡包埋、切片技术流程》的讲解,从组织石蜡包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切片过程中总结的经验等方面详细介绍。助理技师张雅琳进行了《术中冰冻技术》的工作经验分享,从不同组织的冰冻时间、冰冻机器维护等方面进行讲解。病理科刘娜进行了《HE染色》的细节分享,出现染色问题如何处理、怎样避免染色中问题的产生等方面详细介绍。通过讲述大家更加明确了遇到问题后如何处理解决,以及如何减少问题的产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参会老师积极提问,各位老师热情细致地回答了每位老师、大家集思广益,耐心解答关于病理技术方面的各种问题。
活动五为医生中的幕后侦探——病理医师专场,12月5日下午,东院区病理科开展交大一附院学术周医师专场。东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宁、副主任刘娜;病理科主任张冠军、副主任宫惠琳、蒋依娜、刘希和隋燕霞教授;胸部外科张云锋主任,医学检验科张宁主任及医技辅助科室各位同僚和阎良区人民医院、富平县中医院病理科同僚参会。张冠军主任对于《早期肺癌的冰冻病理诊断》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及分享。张冠军主任分享了早期肺癌在冰冻病理诊断中的基本类型和各种罕见病例切片及诊断,且提出来在冰冻诊断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并在最后与胸外科主任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蒋依娜主任分享了《肺癌病理诊断新进展》。蒋主任讲解了现在对目前肺诊断中的新类型和新的分型。对个别的特殊病例需要做的诊前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别讲解。且总结了新类型和新进展的重要性。刘希主任分享了《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陷阱》。刘主任分享了胃肠道神经分泌肿瘤的基本类型、特殊病例和诊断要求,还有诊断过程中的误区和极个别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免组染色。隋燕霞教授分享了《国际浆膜腔积液报告系统解读及病例解读》,隋教授讲解了基本的病理类型并做出基本要求,对液基细胞制片和诊断提出了要求。后又对特殊的浆膜积液切片及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宫惠琳主任讲解了《WHO第五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解读》。宫主任讲解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九大类型,分别讲解每个类型的特殊之处,且提出了诊断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需要做的特殊免疫组化和讲解。
活动六为幕后侦探小助手——病理技师专场。总院病理科李晓峰老师给我们大家讲了《常见肿瘤中分子标志物的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柳雨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制片体会》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用以诊断甲状腺疾病已有30年历史.文献报道北美成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达6%左右,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常因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且难以排除恶性病变,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也有欠妥之处.自从开展甲状腺穿刺术后,能明确诊断,方便治疗。张新娟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ESD和大前列腺标本的制片规范流程》1.标本的预处理2.大体检查和照片拍摄3.取材和切片制作。
为期一周的学科周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学科周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交流、学习的平台,持续提升了医学医学病理科诊断、技术水平,使病理科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患。未来东院区病理科将不断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更多百姓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