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肝胆外科:肝胆胰肿瘤多学科精准医疗,以协作之力破局复杂诊疗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量:    作者:杜文彬    编辑:

4月16日下午,东院区肝胆外科联合内分泌代谢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在四楼MDT讨论室成功举办“肝胆胰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主题活动。活动通过专题报告+MDT病例研讨双轨并行模式,聚焦肝胆胰肿瘤与胰源性糖尿病的共病诊疗难题,首次建立肝胆胰肿瘤专科与内分泌专科的深度协作机制,为区域复杂病例提供“肿瘤治疗-代谢调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宣布启动“肝胆胰疾病合并代谢异常诊疗协作组”长效运行机制。此次活动不仅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优势,更标志着肝胆疾病MDT模式向规范化、常态化迈出重要一步。

多学科联动,从肿瘤治疗到代谢管理的全链条覆盖。本次活动创新设置“双线并行”议程。MDT病例研讨:针对一例胰体胰尾部恶性肿瘤合并胰源性糖尿病的病例,肝胆外科沙焕臣主任团队从病史、影像学特征及手术难点进行了全面汇报。内分泌代谢科强薇主任解析胰岛功能评估与血糖调控方案。消化内科厉英超主任提出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联合代谢干预策略。肿瘤内科何瑞远主任医师肿瘤科提出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新思路。医学影像科杨静结合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分析肿瘤与血管的解剖关系。病理科宫惠琳主任从组织病理角度明确肿瘤分期。经过两小时激烈讨论,专家组最终形成“术前精准评估-多模态介入干预-根治性手术切除-个体化术后管理”的全流程诊疗路径,为患者争取最佳预后。

专题学术讲座特邀内分泌代谢科强薇主任作《胰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新进展》报告,系统阐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与血糖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分享国际前沿的“代谢重编程”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经验,并公布我院牵头开展的《胰源性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单中心队列研究》初步成果。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肝胆疾病诊疗新生态。肝胆外科主任沙焕臣教授指出,肝胆系统疾病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病变,传统单学科诊疗模式难以满足复杂病例需求。MDT模式通过整合外科技术、影像评估、内科支持及围术期管理,可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本次讨论中,各学科专家从疾病本质出发,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在手术时机选择、微创技术应用、并发症防控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为未来类似病例的规范化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长效机制落地,MDT模式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推进肝胆疾病诊疗水平,医院宣布正式成立“肝胆疾病多学科协作中心”,由肝胆外科牵头,联合相关科室建立三项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MDT制度,每月定期举办专题讨论会,覆盖复杂肝癌、终末期胆道疾病等五大病种。标准化流程建设,制定MDT适应症筛选标准、讨论模板及疗效追踪体系。数字化协作平台,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影像数据实时共享、远程会诊及病例数据库建设。

东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宁总结强调,MDT不仅是诊疗模式的革新,更是医院学科建设与医疗质量提升的战略抓手。未来我们将以肝胆外科为示范点,推动多学科协作向纵深发展,打造区域肝胆疾病诊疗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