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公众应急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9月17日,急诊中心科普团队在医学影像科大厅开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及海姆立克法科普活动,吸引大批就诊患者、家属参与。

活动开始,刘娜护士长通过几例经典案例引出掌握海姆立克法及心肺复苏+AED的重要性,随后讲解其工作原理及重点步骤。心肺复苏是心跳呼吸骤停后的“救命关键”,AED作为急救“神器”,操作简单且自带语音指引,“一开,二贴,三分析四电击”。海姆立克法针对气道异物梗阻,通过冲击腹部,使肺内残余气体产生气流,排出异物。

讲解完成后,急诊中心科普团队演示标准操作流程,从海姆立克法的站位姿势、冲击部位,冲击方向,成人气道梗阻时,施救者从身后环抱,用“脐上两横指”定位,拳心向内快速冲击;婴幼儿则先俯卧拍背(两肩胛骨间)5次,再仰卧按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交替进行。到心肺复苏时的评估,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再到AED的开机、贴电极片等待分析等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展示。演示结束后,邀请现场群众使用模拟人练习,医护人员一对一纠正动作偏差,确保大家掌握正确操作要点。

下一步,急诊中心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推出更多的急救科普,让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普及,助力更多的人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