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谈之色变的疾病。疾病发作时,乳房的红肿热痛、反复的寒战高热、甚至化脓后的穿刺或切开引流等,都让哺乳期女性闻之色变。但是,结束了哺乳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让我们从一个门诊典型病例谈起:“医生,这种痛就跟我哺乳期奶娃的时候得的急性乳腺炎的那种痛感差不多,可我孩子都很大了,也没喂母乳呀。”近日,在东院区乳腺外科门诊现年33岁的刘女士(化名)满脸疑惑地询问医生。
一周前,王女士突然感到右乳疼痛,起初以为是正常的生理性疼痛就没放在心上,可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非但没有好转,还在洗澡时摸到了自己右侧乳房内长出了肿块,吓得赶紧来了医院。接诊医生周灿教授在详细地了解情況后,为王女士做了进一步触诊检查,发现王女士右侧乳房局部红肿,乳头旁边可以摸到一个葡萄大小的肿块,压痛明显。“结合您的病史和临床症状来看,患上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的可能性比较大。”周灿教授边说着,边为王女士开具了B超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王女士自然一头雾水,太奇怪了,只听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没哺乳也会得?然而,随后的B超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观点并且显示王女士右乳已经有脓液形成。最终,王女士听取了医生的建议住院配合药物治疗。
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其可影响各年龄段的女性,绝大多数是已婚产后非哺乳期的女性,且多发生在产后数月或数年,平均发病年龄为29岁(范围20-50岁)。且随着发病率不断升高,近年来国内发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亚洲和地中海国家更易患此病,具有一定的种族倾向。它虽为良性病变,但由于病原学证据不明、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手术后仍易复发、脓肿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或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故它逐渐被传为一种“不死癌症”。
住院后,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每日换药,配合抗生素的使用,王女士右乳的疼痛马上得到了缓解,近日已好转出院。
非哺乳期乳腺炎虽是一类难治性乳腺疾病,但“难治”并非“不治”,治疗期间要耐心对待,更重要的是,需要医患之间彼此信任、全力配合,这样才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治愈疾病。